[返回索引页面]

关于棉布统销的宣传还需继续注意

日期:1954-10-18 作者:《宣传通讯》述评

《宣传通讯》述评

国家对棉布的计划供应顺利实行了。全国各地都没有发生大问题。这是党在逐步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斗争中所取得的又一次胜利,在这个胜利的斗争中,党的宣传教育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这是很明显的。但是同时我们也绝不也可以忽视,有许多情况表明:在全国范围内,这项宣传工作还有继续注意的必要;在一部分地区,甚至还必须重新补课。

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人民,特别是党团员和基本群众,衷心的拥护了政府这个措施。有些人本来觉得供应数量不够用,觉得分等定量不合理,觉得计划供应不自由,埋怨“公家多管闲事”;埋怨“公家管得太宽”。经过党的宣传教育,这些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正确的解决。有些人并且因此而比较深刻的认识了某些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的原因,认识了统购统销对继续稳定物价、安定民生和保证国家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了这个政策对削弱资本主义力量和保证社会主义前途的重要意义。因此,党与政府的威信,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程度和他们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认识,都更进一步地提高了。

但是很明显,这样的成绩是很不普遍的。我们只在极少数的人民群众中达到了这样高的成就。另一方面却有许多事实,表明人民群众中还有不少疑虑严重地存在着,表明我们的宣传工作还做得很不深、很不透。

首先,在棉布计划供应实施前后,全国各地相当普遍地发生了抢购现象。从宣布棉布计划供应到开始实行凭证购买这一段,许多人抢购棉布和各种布制品,这在全国各地几乎毫无例外。在棉布开始凭证购买以后,许多人就转而抢购其他非统销物资,如各种针织品和丝织品等等。这种现象虽然没有抢购棉布那样普遍,但是在某些地区,抢购的目标曾经由穿的东西发展到煤油、火柴、食盐等等日用百货,抢购的现象由重点城镇扩大到农村。在抢购的混乱气氛中,个别城市青年工人买了几十条短裤,个别农村的小学女生买了好几打袜子,个别农家买的食盐够吃20年。这次参加抢购的人里面,除了有各阶层的群众之外,还有少数军人,团员、党员,甚至还有个别比较高级的党员干部;而且这种情况几乎普遍发生于全国各地。同样地,泄密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在粮食和植物油的统销中,违犯纪律的党团员和国家干部都曾受到了严厉的处分和批评。而在这次棉布的统销中,这种违犯纪律的现象不仅没有减少,甚至更为严重。所有这些情况表明这类有关人民经济生活的措施涉及的人及其广泛,同时表明如果党不加强宣传教育,就可能发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其次,个别地区的检查表明,人民群众中极多的人对棉布计划供应的具体办法也还很不了解,因而存在着许多疑虑。他们怕好坏布搭配卖,怕不许各人随意选购花色品种;怕布缺,怕凭证也买不到;怕涨价;怕生、死、嫁、娶的临时用布供应不及时;甚至不知道“发了票,不买或少买行不行”。看起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枝节问题,都是技术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这样想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必须看到,这些疑虑绝对不仅仅表示人们对这件事的某些具体办法还不了解。这些疑虑表明:这些人还很不了解国家过渡时期这项重要政策的意义,而且对人民政府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人民服务、它的各项政策都是从人民利益出发的这一根本之点,也还认识不足。这些人还在错误地拿伪满或国民党欺骗和剥削人民的手段来比拟我们的政策,所以才产生了上述这些疑虑。问题的严重性就在这里。而这,也正是必须引起我们特别警惕的地方。

再次,国家对某些生活必需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是党在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就是阶级斗争的手段,它的完满实施也是预定着要经过严重的阶级斗争的。这次棉布的统销中,有些反革命分子有意识地制造了一些谣言,有的利用部分人的疑虑和不满情绪进行挑拨。这种情况,某些地区已经有所发现。资产阶级的破坏活动则是更为普遍的。这次各大中城市中从事抢购的人,主要就是资产阶级分子及其家属。不仅如此,他们并且制造紧张空气,鼓动抢购,进行挑拨。北京市有些私营企业的资本家故意在实行统销的前一天放职工的假,有些私营企业的资方故意在这天发放欠了好几个月的工资,有意识地鼓动职工去抢购。而且,这个措施包含着一个对有关的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这些行业的大部分资本家都要受到影响,他们当然会有所不满,其中少数顽固分子一定会在不同的程度上进行反抗和破坏。同时,这个措施的实行,还将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这些私营企业中一部分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这方面的问题,正在继续发展,事情还远没有过去,我们必须密切注意,及时地进行一些必要的工作。

但是正如有些地方的党委所反映的,这次许多地区对棉布统销的宣传工作重视不足,这是抢购现象之所以如此严重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求各地党委及其宣传部门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继续注意这项工作。拿农村来说,今后几个月内全国农村工作项目很多,任务十分繁重,这是事实。但正是因为如此,棉布统销和其他物质供应的问题便特别值得注意。因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如果农民有不满情绪存在,其他任务的完成便将遭到不利的影响。

关于这项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我们有如下三点意见,提供各地参考。

第一、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道理,有经常地反覆地加以宣传和解释的必要。我们在执行棉布统销这项具体工作的时候所进行的宣传,突击的鼓动性质居多,一般地不可能把道理说得很透,这是很自然的;因此今后必须继续进行比较有系统的深入的宣传。各地在宣传时固属可以继续依据中央宣传部以前所发的有关的宣传要点,尤其应该以陈云同志9月23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为依据。各地宣传干部首先应该深入地学习陈云同志这个发言,寻找适当的机会向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传达。

第二、这次宣传中,我们一般地没有着重批判人们思想意识中残余的投机心理,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这次棉布统销中很多人自觉地拥护了政府这个措施,不仅自己不去抢购,并且对那些从事抢购的人表示了很大的反感。在这种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许多参加抢购的人自己也觉得问心有愧,不敢正大光明地行事。可是各地抢购的人毕竟很不少。有的人经过了一番严重的内心斗争,结果还是投机心理占了上风。有的人一脑子净是个人小打算,在这件事情上根本没有羞恶之心;他们表现得很偷偷摸摸,只不过是怕批评,怕处分罢了。今后在有关的宣传中必须指出投机心理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是损人利己的,因此是可耻的和有罪的,大家都应该反对它。这将有助于更进一步地提高人们的觉悟程度和道德水平,对国家某些经济政策的完满施行自然也会发生一定的良好的作用。

第三,农村棉布供应的定量低于城市,使得部分农民及其在城市学校中念书的子弟,甚至一部分农村工作干部发生了一些不满的情绪。这个问题必须老老实实地讲清楚。绝不应回避问题,更不应隐瞒事实;否则就会脱离群众,损害工农联盟,须知工农联盟乃是我们全部事业的最重要的基础。从事实上说,我们能够说服农民,因为我们本来是充分地照顾了农民的利益的。首先,有些地方的经验证明:只要仔细算账,一般是够用的,甚至用不完;而且因为可以互相调剂,个别的困难大体上也都能解决。其次,城市消费水平比农村较高。这个问题的解决,只有一步一步提高农村的水平,而不是去降低城市的水平。现在棉布计划供应的标准,就是根据少增加城市的供应多增加农村的供应这样一个原则来规定的。退一步说,城市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即使把城市人民的定量降低一些,也无补于广大农村供应数量的提高。再次,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从积极方面来提高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这次有些地区运用了过去回忆对比算细账这一整套启发农民进行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的方法,因而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了农民服从国家计划的信心和积极生产的热情。总而言之,只要我们耐心地诚恳地进行工作,这个问题是完全能够向农民说通的,广大农民群众是一定会衷心地拥护我们党和政府的这个政策的。

来源: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通讯》1954年第 31期。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